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子调研湘西苗族巴代文化

星辰在线7月8日讯(通讯员 夏佳新 刘恋 何应湘 邓雅婷)7月6日上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三下乡“再遇吕洞山” 社会实践团队在吕洞村党支部书记龙爱金的陪同下前往吕洞山镇吕洞村调研巴代文化基本情况、传承现状并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
龙爱金向“再遇吕洞山”团队成员介绍了吕洞村的基本情况,他提到吕洞村坐落在美丽的吕洞圣山脚下,因境内吕洞山而得名,在五行苗寨中为水寨,是一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化石级”的苗族聚居村落。在龙爱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苗医、苗拳非遗文化展示馆,在这里他向我们普及了苗医、苗拳知识,并一一解答了团队成员的疑问。他谈到,苗族医药历经千年发展,蔚为壮观,自成一脉,其独特的医药体系在治愈各类顽疾领域上令世人瞩目。
龙爱金介绍巴代、苗医、苗拳等苗族文化
随后,在龙爱金的介绍下,团队成员分别对今年80岁的龙金光和48岁的龙先亮两代巴代文化非遗传承人进行专访。“巴代”是苗族祭祀仪式,习俗仪式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主持者,历朝历代以来一直受到苗族人民的尊重和崇拜,巴代文化在2016年被录入中国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两位巴代文化非遗传承人向我们介绍了巴代文化中各种服装法器的结构和功能,并现场演示作法过程。
巴代传承人龙先亮接受专访
当提到巴代文化的传承现状时,龙金光表示“巴代雄”(巴代文化分支)因其在作法过程中需全程用到苗语,并且“巴代雄”需要经过长达数年的积累才能真正掌握,这让“巴代雄”面临着难以得到传承的窘境。相比之下,用普通话作法的“巴代札”(巴代文化分支)传承人龙先亮门下长期有六七名弟子。如今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之下,巴代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不定期有专业人士过来交流学习。
龙爱金表示,他非常欢迎“再遇吕洞山”团队的到来,用拍摄短视频、直播、纪录片的方式为巴代文化搭建传承平台,他希望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子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研究苗族文化,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采取数字化的保护方式,扩大巴代文化的影响力。
【来源:星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