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尹卫东:积极拥抱AI 赋能纪检监察工作

湘江瞭望 | 2025-01-13 21:07:00
星辰在线 | 作者:尹卫东 | 编辑:胡锦轩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作为一门极具影响力的技术科学,涵盖算法、算力与数据等诸多关键要素,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各地大模型建设进程加快。文心一言、KIMI、豆包、通义千问、星火等智能语言模型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正在改变许多行业的运营方式,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身处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传统监督方式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难以适应新时代监督的多元需求,而AI的蓬勃兴起,为纪检监督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行业大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将给整个监督领域带来全新活力。

  一、精准审查调查,助力纪检监察

  在审查调查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模式,使其更加高效、精准和深入。

  1、线索挖掘更精准。纪检办案起始阶段的线索挖掘工作,向来如同大海捞针,困难重重。办案人员不仅要应对海量的数据,从中精准提炼有价值信息,还要对合规性及经济风险进行严谨评估,这迫切需要更为高效、安全且可靠的工具与方法,以切实提升监督质量与效率。AI凭借其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依托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如同为纪检监察人员配备“火眼金睛”,敏锐识别并深入分析数据中的异常模式,使其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迅速锁定潜在的腐败线索。它能自动化处理部分重复烦琐的任务,极大减轻办案人员的工作负担,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与误差,让办案人员得以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复杂的分析判断工作。

  2、证据收集更高效。进入证据收集环节,数字技术展现出强大的便捷性。借助先进的数字取证工具,办案人员即便面对跨地域的复杂案件,也能通过远程操作,快速从各类电子设备、云端存储中获取关键证据。数字签名、加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确保远程取证过程中的证据合法性和安全性,使收集到的证据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智能系统结合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对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多种类型的证据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分类。这大大提高证据收集的效率,缩短案件调查的时间。在处理传统录音证据时,往昔面对冗长录音,人工梳理耗时费力,还极易遗漏关键信息,如今AI能瞬间将录音精准转化为文字,同步深度剖析语义,输出重点概要,让关键细节尽收眼底,大幅提升证据整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3、案件分析更深入。面对堆积如山的案件资料,如何迅速理清脉络、精准抓住重点成为办案的关键所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应用,让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和分析文本资料。在案件分析中,这一技术可以对被调查人的供述、证人证言等大量的文本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从而挖掘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次信息和线索。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案件中的人物关系、资金流向、事件发展脉络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纪检监察人员能够像观看一部清晰的电影一样,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案件的全貌和细节。这种深入的案件分析有助于揭示案件的真相,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办案的成功率和效率。如在一起复杂的贪污受贿案件中,通过NLP技术对大量证人证言和被调查人的供述进行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出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和关键时间节点,生成详细的案件脉络图。这种可视化展示不仅帮助办案人员快速理清案件的复杂关系,还为案件的进一步调查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智能专项监督,赋能纪检监察

  专项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AI技术的引入使其更加精准、广泛和智能。

  1、精准风险识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在廉政风险点识别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建立科学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提前预测出可能出现腐败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和制度盲区。如对不同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同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和网络分析技术,对权力运行网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精准地找出权力集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大量腐败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腐败产生的相关信息和规律,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风险预警,使其能够提前采取措施,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筑牢廉政防线。

  2、广泛监督覆盖。智能化监督平台的建设,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力量,实现对补贴发放、公共资源交易、工程项目招投标、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的实时监测,确保监督无死角、全覆盖。这些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各类数据,迅速筛选出异常领取信息,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提高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无缝接入各类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实现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税务、审计等多部门数据的高效互通与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督数据能够相互印证和补充,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这使得纪检监察人员能够像追踪一条清晰的线索一样,准确地追踪资金流向、权力运行轨迹等,为破解那些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的腐败案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3、智能监督手段。AI促使纪检监察机关树立系统性思维,将各监督环节视为有机整体,与审计、财政等外部部门数据共享、联合办案,凝聚监督合力。AI基于大数据的风险评估与防控体系,为重点领域精准“画像”,如在医疗采购领域,通过分析过往采购数据、供应商关系、价格波动等信息,精准评估各环节廉洁风险等级,识别高风险的采购环节和供应商,据此制定预案进行重点监控;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通过对比分析投标企业的历史数据和行为模式、资质审核、标书投递、保证金缴纳等环节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的集中投标、围标串标迹象,立即触发预警。VR、AR、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在廉政警示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创建沉浸式的教育场景,让受教育者仿佛身临其境体验腐败行为的后果,如被调查、被审判等过程。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极大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和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推送定制化的教育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不仅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使廉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

  三、高效过程监督,推动纪检监察

  过程监督是确保权力规范运行的关键环节,AI技术的应用使其更加实时、智能和优化。

  1、实时权力监控。智能监控、机器感知、人脸识别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为权力运行的实时监督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利用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权力运行场所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数据比对和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预警信号,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供有力依据。以公车使用监督为例,通过车载定位、行车记录仪等物联网设备与AI系统相连,一旦车辆偏离既定公务路线、在非工作时间异常启动,系统便会立即发出预警,监督人员随即就能精准核查。这就像为权力运行安装一套灵敏的“报警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

  2、智能风险预警。风险评估机制和预警机制的建立,是过程监督的重要保障。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权力运行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评估和预警,能够提前发现并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行政审批监督中,AI通过对接政务服务系统,对审批流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超时审批、违规审批,立即亮起“红灯”。通过对权力行使主体的行为模式、决策过程等进行深入分析,从公务消费、社交圈子、利益关联等多维度评估廉洁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预警信息的推送和处理也更加智能化。通过移动终端、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推送给相关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收到并处理。此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预警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保障权力运行的平稳有序。

  3、优化监督流程。AI技术在权力运行流程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有权力运行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找出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利用智能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如通过流程再造技术,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权力运行更加高效、顺畅。同时,建立权力运行流程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对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流程始终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在核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借助AI构建的数据模型,能够整合各部门碎片化数据,将干部房产、投资、亲属经商等信息与多部门数据交叉验证,打造出完整的数据信息链条,一旦发现数据偏差,立即发出预警锁定疑点,通过及时处理和纠正,确保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智慧日常办公,提升纪检监察效能

  日常办公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占据基础且关键的地位,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工作的整体推进。AI技术的融入,为日常办公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使其在高效性、便捷性与智能化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1、智能公文撰写与优化。行业大模型在纪检监察公文撰写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不仅能够依据输入的基本信息快速生成详尽的公文大纲与完整内容,还能借助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实现公文的自动续写、摘要生成等多种功能,极大提升公文撰写的速度与效率。智能校对技术的运用,对公文的语法、拼写、格式进行全面且精准的检查与纠正,确保公文的质量与规范性。系统还根据公文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撰写建议,帮助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公文内容,提高公文撰写的速度和质量,确保公文的统一性和专业性。

  2、高效案例整理与分析。AI技术在典型案例分析与整理方面的作用愈发显著。通过对海量违纪违法案例的文本挖掘与数据分析,系统能够精准提取关键信息与经验教训,构建起内容丰富、适用性强的案例库。办案人员在面对复杂案件时,办案人员通过一键检索,找到多个相似案例,迅速借鉴成熟的调查思路与证据固定技巧,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显著提高办案效率与质量。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系统还能深入分析大量案例与法律条文,为量刑提供科学的辅助参考,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助力工作人员精准把握工作方向,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3、便捷智能助手与协同。智能助手工具的功能持续丰富与完善,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日常办公提供极大的便利与高效支持。在讯问过程中,AI智能助手通过分析被讯问人的微表情和情绪状态,为办案人员提供多个有价值的线索。除提供即时翻译与解释功能外,智能助手还融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先进技术,实现语音交互与智能问答,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解决难题。智能助手的智能提示与建议功能,如在公文撰写时自动提示相关政策法规、工作规范等信息,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参考,助力工作人员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此外,智能助手能够学习用户常用的文档格式与语言风格,自动调整生成的公文内容,使其更贴合用户需求。通过这些智能化的功能,智能助手成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全方位助力提升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作者为隆平高科技园纪工委书记 尹卫东)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