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全感官识别全媒体植入 建构中华文明标识传播体系
作者简介:
莫梅锋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雅欣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此举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标识的重要性及国家对此的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标识传播体系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了中华文明标识的艺术呈现、媒介传播以及受众体验。在全球化语境下,构建系统化的中华文明标识传播网络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不仅能促进文明之间的多元叠加与相互借鉴,亦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当代价值的全球传播奠定基础。
引言
七百多年前,中华文明的标识性器具、服饰、艺术品及生活方式,如瓷器、丝绸、绘画和茶文化等,形成了可见、可触、可用、可品的中国风尚(Chinoiserie),风靡于欧洲大陆,成为身份的象征,并赋予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东方审美和诗情画意。然而,当前中华文明标识的国内外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外国对其的误解与抵触,以及国内青年对其的漠视与碎片化接受等问题。基于人脑整合感知的原理,本文提出运用感官模拟技术与通感技巧,以更为整体和更强而有力的方式艺术化呈现中华文明标识;同时,依托情境植入理论,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媒体使用中,更加巧妙且更潜移默化地植入式传播中华文明标识。在理论上建构起中华文明标识传播体系的全感官呈现、全感官识别与全媒体植入浑然一体,并符合实然、能然与应然逻辑的理论架构。
一、中华文明标识的内涵、价值及其全感官呈现
中华文明标识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中华文明价值符号的高度凝萃与突出展示。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载体,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古代文明标识善于将精神内核蕴含于汉字符号之中,并强调知行合一。单是中华的“中”字,不仅具有对蛮夷文化的“区别”作用,更具备了后人及大中华文明圈成员的“认同”功能。《史记·三王世家第三十》提及“使吴、越从我中国俗服”,则强调了行动内化的重要性。
中华近现代文明中的革命文化标识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标识,则是在以文字为载体的理想信念认同基础之上,进一步地,以革命歌曲感染人,以革命旗帜引导人,以美好生活景象吸引人。其精神谱系丰富,符号表达多元,行为内化深刻。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文明及其标识延续相承,赋予了中华文明独特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突出特性。由此,可以提炼出中华文明标识的三要素:内在精神的凝练、外在符号的表征和行为体验的内化。精神层面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文载道,而物质层面的艺术呈现则要求以器藏礼。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但尚需通过行为体验来实现真正的内化。
中华文明标识在文化识别、文化认同及文明竞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相较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异,协助人们识别与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进而增强文化归属感与自信心;同时,它也有效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力与向心力,促进民族团结,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在国际舞台上,鲜明的中华文明标识不仅能够增强国家形象的塑造力与传播力,亦可通过知识产权的延伸形成国家文化资产,进而为中华文明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支持。
中华文明的艺术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全感官艺术体验。在视觉层面,中国书画通过色彩、线条与构图的巧妙运用,传达出深远的意境与美感。在听觉层面,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与琵琶的演奏,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古韵,亦传递了丰富的情感与叙事。触觉层面,中国瓷器与刺绣等工艺,通过其精致的质感,使人能够切身感受到人民的智慧与工艺的精湛。嗅觉层面,中国香料与茶文化所蕴含的香氛与仪式,带来身心的感动与精神的愉悦。味觉层面,中国菜肴与饮品承载着丰厚的文化意义与情感纽带,构成了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深度连接的桥梁。
二、中华文明标识的视觉识别局限与全感官识别
当前,中华文明标识的表达仍主要局限于视觉这一单一感官领域。且令人遗憾的是,其他感官符号的缺失阻碍了其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展现。不但未能充分体现中华文明所固有的全感官特性,还导致了中华文明标识整体性的缺失,使得受众对该标识的印象不深刻、感觉不真切,难以实现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互动、互补与相互转化。这一现状亟须引起重视,只有建构全感官识别系统,才能推动中华文明标识的全面复兴与多维度发展。
完善中华文明的视觉符号。中华文明标识具有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这往往使普通公众难以深入理解其深层内涵。而视觉符号通过直观且易于理解的图形、色彩与形状,无需过多的解释,便能够迅速传达中华文明的精髓,并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色彩与图形的隐喻功能可有效表达中华文明的历史情感与价值观念。此外,视觉符号的标准化有助于形成固定一致的中华文明形象,促进其在媒体传播中的有效性与广泛性。因此,构建系统化且富有表现力的中华文明视觉符号,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定制中华文明的听觉标志。通过选择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传统音乐、乐器、唱法与唱调,可以构建出暗含中华文化韵味的听觉标志,从而超越语言障碍,激发听众的深刻共鸣。声音的伴随性使其能够无干扰地融入多种场景环境,而特定的音效与旋律则能够有效唤起听众的情感反应。此外,声音的反复呈现有助于建立深刻的心理印象,使听众不由自主地跟随旋律哼唱或舞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华文明的听觉特征得以富有穿透力地传播。
形塑中华文明的嗅觉印记。通过运用具有深厚中华文化象征和丰富想象的沉香、檀香、麝香等独特香氛的设计,不仅能够使其在众多感官信息中脱颖而出,增强辨识度,激发联想,强化记忆,更能够创造出舒适的氛围与愉悦的体验。香氛的运用还能够有效延长个体的注意时间,提升情绪状态,甚至对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忠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构建与中华文明内涵相契合的嗅觉印记,也是增强文化感染力的有效手段。
雕刻中华文明的触觉印象。通过定制化的陶瓷、丝绸、刺绣等材料,结合其独特的纹理与形状,提供直接而深刻的触觉体验,这不仅使信息的呈现更加生动且具体,还能够让受众切实感知到质感,从而提升中华文明标识的价值感。另外,手感、触感与体感的设计能显著增加互动机会,增强了中华文明标识的亲和力。通过触觉体验,能够深化个体对中华文明的感触与欣赏。
建立中华文明的味蕾记忆。通过对中国美食的细致品尝,个体在味觉层面上得以构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记忆。这一过程将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与个人口味紧密交织,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感载体和对家庭家乡的记忆。这种味蕾的体验不仅唤起对传统的追溯,也促进了对文化认同的深化,从而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和延续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因此,推动标志中华美食的体验,将有助于巩固和复兴其独特的味蕾记忆。
在中华文明标识的构建中,视觉之外的感官符号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其相互干扰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其识别功能愈发显著。随着传感技术、嗅觉装置、触觉材料及体验活动的广泛普及,中华文明的全感官识别已成为可能。通过应用感官模拟技术,结合通感技巧,以及诸如“桂香满堂福”“汤中见君臣”等隐喻,为日常生活赋予美感与深邃的内涵,从而构建起中华文明标识的“全感官识别系统”。这一系统不仅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维度,也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三、中华文明标识的视觉传播内爆与全媒体植入
当下,在传播中华文明标识的过程中,媒体的文字阐释往往显得过于深奥,而视觉传播上则面临信息内爆、干扰冲突及商业化泛滥等诸多问题。这使得年轻受众难以保持持久的关注。同时,传播渠道过于依赖官方媒体,强调正式与正统,简单地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这不仅浪费了媒介资源,还导致了审美疲劳的现象。借助心理学中的“情境植入效应”,将中华文明标识巧妙地植入年轻人热衷的短视频、直播、影视剧、综艺节目、游戏及文化创意产品,乃至日常生活中,使其与特定情境融为一体,从而在不可避免的接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记忆。这一策略有助于有效缓解外界对中华文明标识的盲目抵触。
规划中华文明标识的全程植入传播。在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及中华文明展览活动中,公众得以在各个环节中全方位体验中华文明的历史、艺术、饮食与习俗,从而构建起持续的文化传播链条。通过在主题创意、动线规划、精神内化及行动固化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可全面提升中华文明标识的行动体验。这一全程植入的传播策略不仅增强了受众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认同,更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中华文明标识在现代社会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创造中华文明标识的全息植入传播。如故宫博物院的虚拟现实(VR)展厅借助全息成像技术,生动再现了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使历史人物仿佛“复活”于当代社会。这种创新模式打造了一个兼具德化、教育、纪念与展示等多重功能的“数虚”空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众对中华文明标识的情感共鸣及文化认同感。通过全息技术与互动体验的结合,受众得以在沉浸式环境中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
引导中华文明标识的全员植入传播。通过动员公众、企业及相关机构广泛参与,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的共创、共传与共享生态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同时,与官方媒体紧密配合,有效突破国外媒体传播的遮蔽与壁垒,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此外,积极激发国内外“粉丝型”受众对中华文明标识的情感共鸣与共情体验,鼓励并奖励其参与中华文明标识的原创及再创作活动,以增强“粉丝”群体的粘性,从而推动“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升中华文明标识的传播力,更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建构中华文明标识的全效植入传播。将中华文明标识广泛植入各种传播媒介和社会生活之中,不只增强媒介传播的效果,还发挥其提升生活审美、美育教育的效能,甚至起到促进国际交流的效力。如在电视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中植入中华现代文明标识,显著增强了其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在教育领域,通过课本、活动及展览等多元化形式,将中华文明标识的内容植入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此外,中华文明标识还可以应用在对外交往领域,通过与其他文明的交融,实现“互惠性理解”,以中华智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中华文明标识的沉浸式体验和植入式传播过程中,培育中华文明标识的“粉丝型”受众群体,不仅成为“关键意见领袖”,也参与中华文明标识的创意、创作和创业,从而可形成势不可挡的中华文明标识的时尚潮流。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