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张杰:“双减”背景下亟待厘清的认识问题

理论研究 | 2023-03-29 10:32:18
星辰在线 | 作者:张杰编辑:王闻扬值班主任:张妙波值班编委:林展翅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人民群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评论。很多观点值得肯定,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借鉴,但也存在一些相对偏颇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一些认识问题亟待厘清。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高考制度的存在导致减负成为不可能?

  一些人认为:因为现行的中高考制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竞争,学生减负就难以落到实处,家长的焦虑也难以减下去。实则不然,先看高考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校逐步扩招,高校录取率非常之低,但是“70后”“80后”在中小学阶段学习压力并不大,寒暑假、节假日都可以玩耍和休息,很多家庭还要同时供几个孩子读书。而现在,多个省份应届生高考录取率已超过90%(本科+专科)。据统计,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是高校扩招启动之前大学毕业生人数的10倍。同样是高考选拔制度,为什么教育机会增加了,竞争反而更激烈了呢?由此可见,高考选拔制度并非中小学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再看中考制度,大家普遍关注的是“普职比”问题,早在1983年国家就提出“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出台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全过程。应该说,社会越发展分工就越细,越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很好地诠释了普职分流的必要性,最发达的德语系以及北欧国家,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了70%左右。而如果将初中升普通高中的比例提高到70%甚至更高,可能将出现高考竞争持续加剧、大学生就业匹配难的局面,由此将滋生新的社会焦虑。我国一项提了40年的“政策要求”,为何近年来引起大家的热议?总的来看,减负难的主要原因可能不在高考、中考制度本身,而是独生子女学习压力叠加、教培资本的无序扩张并渲染焦虑、社会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社会大环境变了。

  因此,我们应该多角度看教育问题,牢固树立减负决心,坚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在国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健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乡村振兴”等战略背景下,各地要从抓校内减负增效、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推动招生制度和考试评价改革、破“五唯”、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推动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二、教育改革导致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均衡?

  不少人认为,教育改革造成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不均衡,从而导致家长越来越焦虑,减负难出实效。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随着城镇化发展,一些地方有限的教育资源不断向城市聚集,造成城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扬峰填谷”,推动补齐短板、抬高底部。2021年底,全国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县域内校际差距特别是基本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不同市(州)、区(县)、乡镇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其经济实力直接影响了当地教育投入的保障力度。地方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泸溪县此前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地方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补齐短板,让“穷”县办出“富”教育,获得国家教育“样板县”“先进县”等多项殊荣。可见,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地方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尽管各地优质教育资源在不断增加,但城乡、区域、校际的均衡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总的来看,要想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不仅要完善教育投入分配机制这个基础,还应抓住招生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国家和省级的教育改革政策正在不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例如,我省严格执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超员摇号以及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等要求,大力推行中考“指标到校”政策,推动学校从“抢好生源”向“教好学生”转变。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深入探索实施教师轮岗、县管校聘、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等举措,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双减”政策出台=“一对一”兴起=教育不公平?

  很多人认为,“双减”政策本是想破除“剧场效应”,但“一对一”辅导和住家教师的出现,使教育变得愈加不公。关于这个问题,应从多个角度来看。首先,“双减”政策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通过减负促进提质增效。“双减”政策背景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育人水平、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已成为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的重点。少数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而产生的“课堂不教,留在补习班教”这种为民众所诟病的乱象正逐渐消失。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课业答疑、辅导和兴趣课堂等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其次,“双减”政策实施前,学科类培训几乎成了独立于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的“影子教育”,超前超标教学既给正常教育教学带来干扰,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剧场效应”,看似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实则提高的是整体“分数线”。学科类培训压减后,依标教学、依标命题、难易适度、学考一致得到有效引导,防止无限制盲目加快教学进度,提高考试难度。再次,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都在推动开展对“一对一”“一对多”等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现象的整治,对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校外培训“零容忍”。例如,我省出台《湖南省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突出治理九大校外违规培训行为,对涉事教师先暂停工作再调查处理,并将治理情况纳入市州“真抓实干”考核指标。最后,“双减”政策实施前,很多教培机构就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对一”辅导服务。“一对一”辅导短时间内或许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但由于缺少学习氛围,辅导机构也请不到优秀在职教师,从长远看,不仅会让一些孩子产生上课可以不认真,反正有家教的依赖心理甚至炫耀攀比心理,还会占用孩子课余时间打乱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双减”对于教师回归课堂、夯实育人主阵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避免陷入“一对一”的误区。内因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决定因素,要想让孩子赢得未来,家长一定要转变育人观念,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让家校共育凸显更高价值和效果。

  四、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些家长把家庭教育理解为额外的辅导作业投入、请“一对一”辅导提高文化成绩、想尽办法“择校”“择班”,将教育焦虑放大后转嫁给孩子。孩子若长期处于高压学习状态,容易损耗学习动能。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孩子被大学录取后出现厌学、内在价值观匮乏、沉迷游戏等问题,甚至延伸到职业发展阶段。现如今,很多学生并不是头脑不灵活,而是不爱思考,遇到问题容易退缩,想走捷径,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有调查显示,有补课经历的学生中,80%表示补课对成绩提升没有太大帮助,反而使人身心疲惫,压力增大。不少中小学生甚至因心理负担过重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道德失范、人格失常、精神问题等。发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是被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的真谛不是用知识填满学生脑袋,而在于启蒙和解放,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启迪智慧和享受快乐,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基,让其“一生都被童年治愈”。社会要优化成长环境,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品德,形成自律习惯,掌握自学方法。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科学地挖掘孩子自身的潜能和特长,坚持终生学习的习惯方能成为杰出的人才。

  因此,与请家庭教师相比,家庭教育或许对孩子成绩的提升更有效果。“家教”重在“家”,而不是“教”,好的家庭环境比请一位好的家庭教师更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父母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标准,会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素质教育=多才多艺=砸钱?

  不少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学特长,多才多艺。因此,不少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培训班,甚至一些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从周一到周日给孩子报满了培训班,课程包括演讲、轮滑、钢琴、舞蹈、书画等。“双减”背景下,教育“内卷”逐渐从学业成绩延伸到素质教育培训。各种培训机构提供了各类证书等级认证,不少家长便将获得证书的数量等同于素质提升。其实,素质教育包含创造力、社会公德、劳动观念、终身学习力、审美观念与能力等内容。俗话说,树人先树德、成才先成人,这是对素质教育的通俗表达。事实上,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烧菜、做饭、拖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替爷爷奶奶梳头、剪指甲,培养孝敬长辈的好品德。还有诚信、宽容、勤奋、坚强、乐观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袁隆平、钟南山等杰出人才无一不是品德高尚、淡泊名利、信念坚定、勇于创新的人。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的人往往内心强大、热爱生活、敬畏生命,正能量满满,兴趣的形成与坚持往往需要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作为支撑。

  因此,孩子素质的提升,首先应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引导,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获取各类等级证书。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精力,着重培养一两个可以坚持下去的兴趣爱好,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

  六、抢跑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曾几何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口耳相传的名言,“两岁识字一千,三岁读书看报,四岁说流利英语”的期待愈演愈烈。然而,有些做法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扼杀其求知欲。在某些发达国家,也曾有过是否要对孩子进行早期学科式训练的讨论,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50多年前,德国进行过一次大规模实验,研究人员比对了100所幼儿园,一半幼儿园以游戏为中心,一半幼儿园以教授知识为中心。结果发现,提前学习的孩子确实会在小学初期占一定的优势;但到了四年级后,提前学习的孩子成绩就会直线下滑,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出现明显劣势,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也不如同龄人。此后,德国政府叫停了改革计划,要求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中心,禁止提前教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进行灌输式教育,就容易丧失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进行灌输式教育,容易丧失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人生也难以精彩,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科学结论。古有“神童方仲永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的故事,今有魏永康、何世龙等神童在长大后也无法延续神奇的故事。现阶段,国家和省级层面提出“推动幼儿园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小学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等要求,这正是在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政策要求。很多家长却没有认识到政策背后所隐含的科学教育理念。生命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有持久耐力的人才能跑得最远、跑得最好。

  因此,家长要有平常心,不为商业蛊惑所困扰,不为攀比而烦忧,淡化早教热、培训热、分数崇拜、特长证书崇拜、名校崇拜等观念,不能让孩子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要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进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七、考不上“双一流”大学,孩子就找不到工作,没有出路?

  很多家长把培养孩子考上“双一流”大学视为教育成功的标志,认为考不上重点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不会出彩。诚然,在近年来新冠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而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却出现招工难现象。就业难除了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专业设置欠科学、学生缺乏专业培训和实践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就业理念的因素。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一般首选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或家乡的省会城市,这些地方就业机会多但竞争激烈,这间接向全社会传递了一种焦虑:非名校毕业生就业难。其实,我国一些非省会城市、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基层急需人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很多欠发达城市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引才政策和计划,高校毕业生若能灵活选择就业地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尽管很多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比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专科生大,不少人对职业教育还是存在一定误解。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到如今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八级工”制度出台使得技能等级“链条”更长更完善,待遇比肩企业高管,有力推动工匠精神蔚然成风。

  因此,我们应站在时代背景下客观看待升学和就业问题,理性设定孩子的成长预期。当前,国家正不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逐步建立“中职—高职高专—职业本科—专硕专博”等完备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对职业教育必定会“高看一眼”。2022年出现的“中专生逆袭大学讲台”“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等鲜活的例子向社会传递出“有才无类”“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强烈信号。

  总而言之,“双减”不是简单的阶段性工作,它本质上是对教育公益属性的坚守、对教育观念的纠偏、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事关群众小康生活成色、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未来。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观念,家、校、社协同发力,瞄准关键问题攻坚克难,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张杰)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