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 | 汤佛:校园不应成为食品安全的藏污纳垢之地
10月16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学校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学校食堂疑似使用变质猪肉,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为了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和健康,一些家长甚至于不惜请假辞职,亲自给孩子送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本是底线,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国家未来,更是底线中的最低要求。然而,不知为何,近年来底线一再被突破。让人震惊,让人愤怒,更让人担惊害怕。毕竟,谁也不想下一代被祸害。
校园食品安全不应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众所周知,市场监管部门是食品安全的责任部门,但不是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教育部门才是学校的业务主管部门。这就导致,管学校的不懂管食品安全,管食品安全的不管学校,加上一些学校本身是事业单位、甚至级别还比属地的市场监管部门高,市场监管部门常常不愿管、不去管。校园食品安全一度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这是校园食品安全频发的主要原因,有的校园食堂甚至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也能常年开放。近年来,各地虽对校园食品安全,有些联合行动,但许多都是提前通知,走走形式,很难查出实质性问题。
一个国家的希望在青少年,而身体是青少年“革命”的本钱。为此,我们对于校园食品安全必须认真起来。
一是要管起来。绝大多数学校食堂都是收费制,只不过收费标准有高低。学校食堂只要收费,就是市场行为,必须纳入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测范围。须知,校园食堂每天用餐人数成千上万,比得上一个大型餐饮服务单位,从用餐规模上来看,校园食堂已经达到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哨点的标准。因此,校园食堂应比市场餐饮店接受更多监测,而不是比市场餐饮店还松懈。
二是要管得紧。校园食堂虽然每天有大量餐饮市场行为,但出于教学保障需要,这个关乎千万家庭的餐饮市场却是封闭的,普通人根本进不去市场,也看不到生产流程,更监管不了生产行为。有鉴于此,若要确保校园食堂这个封闭的餐饮市场让人放心,就必须要求进入这个市场的单位有足够实力,要明确没有资质、没有生产流程、没有信誉、没有能力进行信息公开的机构不得进校园食堂。
三是要管得勤。所有校园,无论级别,从部属高校到民办学校,在食品安全上都应接受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拿出勇气,像监测市场一样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红黑榜”建立。近年来,校园交通安全等被纳入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的“重点考核事项”“一票否决制事项”,而校园食品安全也应如此。教育等部门应该把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情况单项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校领导考核和各项创建评比中,让学校管理者把校园食品安全的责任上肩,把校园食品安全当成常抓的工作。
【来源: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