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老师当“红色导游”第三季之《从书中睁眼看世界》

湘江视评 | 2024-01-03 14:35:10
星辰在线 | 编辑:王闻扬

(视频中的演员来自中共长沙市委党校,视频由天合智造制作。该稿件在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求是园地”首发。视频以及图片、文稿均已获得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授权。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

(图片来源:中共长沙市委党校。该稿件在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求是园地”首发。视频以及图片、文稿均已获得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授权。未经星辰在线允许,不得盗链、盗用本站资源。)

从书中睁眼看世界——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图书馆的自修经历

  1912年的暑假,有一位青年每天都准时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他捧着书本,时而眉头紧蹙,时而喃喃自语。这个青年是谁?是什么样的书让他如此着迷?他又从书中看到了什么呢?故事要从青年毛泽东与湖南省立图书馆的结缘开始讲起。

  1912年7月,离开省立一中的毛泽东来到了湖南省立图书馆,在这里开启了他的自修生活。那一年,毛泽东十九岁了。在这之前,他读过私塾、小学、中学,却没有读过几本西方新学的书。眼前这个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毛泽东看着欢喜得很,就一头扎进图书馆,贪婪地读,拼命地读,如饥似渴地自学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著作,不断吸取着来自异域的文明新空气,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和书,自由而惬意。

  然而,外面的世界并没有这般美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时局动荡,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连寄居在长沙湘乡会馆里的毛泽东,也经常要面临学生和退伍士兵的冲突,不得不躲起来读书。混乱、贫困、艰苦,那个世道并没有给毛泽东读书的好环境。可是,此时的毛泽东内心是笃定的、淡然的。他每天步行前往省立图书馆自学,按着既定的自修计划,痴迷地一本书一本书啃着,就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吃菜一样,酷暑严寒、雨雪风霜,都没有阻碍他自学的脚步。

  那天,在图书馆读书的毛泽东,抬头望见了一张悬挂在墙上的《世界坤舆大地图》,他被深深吸引了、也被强烈震撼了。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看见过世界地图,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他本以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而中国从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得了不得!如今才知道,中国只占全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湘潭已看不见,韶山冲更没有影子了,世界真的大呀!

  认识到世界真大的毛泽东思考越来越深入,也变得越来越不安。在他的家乡韶山冲,劳动人民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韶山村如此,全湖南省、全世界恐怕也如此。我们青年怎么拯救世界上千千万万受剥削受压迫的人?唯有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全中国、全世界痛苦的人服务!

  就这样,在省立图书馆里,青年毛泽东度过了他求知过程中“极有价值”的半年自修,在这里,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此后为整个世界受苦受难的人们服务,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今天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更应该依靠学习牢牢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追求中,去改造中国与世界!(作者:彭雪晴)

【来源:星辰在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