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标准
超大
理论研究 | 杨冰 熊娜娜:擘画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育人新格局
星辰在线2022-09-20字号:

  原标题:“术唤能·践聚力·融贯通”:擘画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育人新格局

  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夏雄军教授为首的省级教改团队,秉持“新文科”理念,立足专业前沿,研究并实践了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质效更加凸显,育人生态更加美好。作为办好培养高质量音乐人才高师教育的重要实践,要不断促进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惠及更多学生,为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高质量内涵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擘画新格局。

  “学生综合实力出众出圈,是学院以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硕果的缩影。自‘FTPRI’实验班成立以来,制定与斧正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成立了“FTPRI”新型人才培养导师团队,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整体效果显著。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验班的同学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省级等专业权威比赛奖项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创作音乐作品十余首;获立省厅级科研课题七项等,培养和成就了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音乐人才。”“FTPRI”新型人才培养导师团队负责人夏雄军教授说。

  对接“双一流”战略,走特色发展之路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特色鲜明,学科历史悠久,是我国最早开展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作为一所行业高校,自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战略以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始终坚持在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发展上执着探索,率先提出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质量,创新引领发展。

  一是人才培养特色紧扣“区域音乐文化+师范性培养”;二是人才培养路径践行“名师团队、新课程组合、高层次基地+平台、新课程评价机制”;三是人才培养内核围绕“三融四跨”螺旋上升发展,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四是面向世界音乐领域前沿,融合电子音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拓展了学科深度,催生了新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技能增长点。

  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发起人夏雄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如果只强调特色,发展会受到限制;如果失去了特色,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使高等教育同质化。‘FTPRI’团队在秉持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师范性’的基础上,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旨在回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推进“新文科”建设,育专业复合人才

  在新技术的推动、新需求的产生以及新国情的需要等时代背景下,我国“新文科”产生并具有一系列新特性:学科交叉、知识应用、适应国情。“新文科”源于新国情,适应新国情。“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创新、适应与卓越;在学术研究方面注重技术化、跨学科性及应用性;在社会服务方面注重顺应国家、社会需求;在管理方面注重模糊学科界限,建设跨学科平台等。

  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据现有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建构了“跨”(跨学科交叉融合)、“筑”(筑实践立体平台)、“探”(探湘域音乐文化)三维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围绕采(F)、技(T)、演(P)、研(R)、融(I)一体的培养内容,强调课程设置的“跨学科”性,重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科学合理的设置,遵循由内到外不断拓展的设置原则,建构音乐学科方向内的“微跨”课程,比如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分析等;艺术学姊妹学科内的“小跨”课程,如艺术学理论、美术、戏剧、影视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的“中跨”课程,如哲学、民俗学、文艺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内的“大跨”课程,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着力打造专业、教学、研究三个方面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从专业、教学、研究三个维度锤炼锻造学生的复合能力。地域音乐课程立足于本土本区域不仅方便提取,更深深体现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恰如在“创演——FTPRI项目汇报音乐会”结束后,“FTPRI”新型人才培养导师团队核心成员、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果所言:“加强地域音乐文化研究,是对专业教学深度的挖掘,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横向整体性培养及纵向专业深度培养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师范性、专业性、音乐性特色,并从思政育人、课程育人、科教育人、国际联培育人、艺术实践育人等维度深探索、密织网,为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音乐专业研究生人才保驾护航。

  健全“三全育人”体系,筑价值·学术·成长共同体

  健全“三全育人”体系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三全育人”,“全”是关键,必须聚合校内外各类育人资源,实现育人主体、时间、空间三个维度的有效协同,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育人。

  近年来,“FTPRI”研究生实验班积极践行“请进来+走出去”学术交流模式。正如夏雄军教授指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的国际联合平台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国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不断加入,组织各类科研学术讲座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学院非遗研究基地和江永、江华音乐与舞蹈学田野考察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田野采风、实地调研,以优秀区域民族音乐文化陶冶和提升学生,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对研究生专业涵养、应用能力、科研素养等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整体性的制度设计,确立了服务新常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选修其他跨学科课程,突破既有的专业壁垒和学科专业边界,实现跨界融合、资源共享;举办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突破既有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建立开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为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服务社会意识,实验班学生每年组织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国家、省市、地方、社区和乡村等,开展教育支教、实践服务、社会调查等常规活动。学院实施的一系列系统性举措,成效显著,获得高度赞誉,得到《中国网》《红网》的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新华网》《新湖南》《音乐周报》等几十家媒体也进行报道并转载。同时,湖南十余家音乐研究生培养单位也纷纷前来学习交流,积极推广本研究成果。

  积土成山,积水成海。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实践取得重大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FTPRI”进阶型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向着实现更高水准的高师音乐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征程迈出坚实步伐,道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杨冰,湖南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熊娜娜,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王闻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