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 | 云平声:《麓山之歌》,唱响新时代的“愚公礼赞”

8月,一部36集《麓山之歌》让广大观众再饱眼福,引发热议。剧中让人回味之处颇多,尤其是麓山重工员工们的那股“霸蛮”的“傻子精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何谓“傻子精神”?其实就是新时代的“愚公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整部电视剧也就是一曲新时代的“愚公礼赞”。
《麓山之歌》,唱的是时代“愚公”之智。愚公的智慧?听起来有些矛盾,但细想一下则不然,因为这是目光长远的大智慧,而非只顾眼前的小聪明。剧中的麓山重工劳动者们之所以放弃了“重工换金融”计划,就是从长远出发的结果。金融短期内或许来钱快,但是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终将使企业走向产业空心化的歧途,非长远之选。搞重工虽然苦,尤其需要时间沉下心去钻研打磨,可一旦拿下了关键技术,企业方能不被“卡脖子”,才能有立身的硬手艺。这就犹如当年的愚公一样,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要为子孙长远下苦工,这恰恰也是那些目光短浅的智叟们所不能明白的。如此大智,理当长歌高赞。
《麓山之歌》,唱出了新时代“愚公”之勇。懂得道理需要智慧,而践行道理需要勇气。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其实国内外很多有识之士也都明白。但搞实体经济,尤其是像麓山重工这样从事工程机械的技术行业又需要面对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有人说无知者无畏,而剧中的麓山重工人其实并非不清楚走重工路线的艰难,但他们大多数还是毅然选择当直面困难的“傻子”。就如同女主说的那句:“只有傻子做事才不计较后果和利益,只可惜,现如今傻子实在是太少了。”这是孤勇者的自白。剧中以男女主人公为代表的重工人在技术上创新,在流水线上实践,还深入最艰苦的高原拼命一搏,生动地刻画出了当代中国奋斗者的精神风貌,从灵魂深入打动人心。
《麓山之歌》,唱响了新时代“愚公”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因此,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打造过硬的工业科技,也就是为中国经济打造“钢铁脊梁”。剧中的麓山重工人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不被国外资本“卡脖子”,宁可冒着自己“饿肚子”的风险迎难而上。这不仅仅是在为企业谋发展,更是为家国挑重担,展现出当代工人阶级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可以说,这部剧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重工人的故事,更是一个鲜活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有新形势,但那些伟大的精神内核是不变的。《麓山之歌》所展现的“傻子精神”应铭刻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让它为民族复兴铸魂,为家国兴旺聚力。
【来源:星辰在线】

